一回落第一寧親,多是途中過卻春。心火不銷雙鬢雪,
眼泉難濯滿衣塵??嘁黠L(fēng)月唯添病,遍識公卿未免貧。
馬壯金多有官者,榮歸卻笑讀書人。
杜荀鶴(約846—約906),字彥之,自號九華山人。漢族,池州石埭(今安徽省石臺縣)人。他出身寒微,中年始中進士,仍未授官,乃返鄉(xiāng)閑居。曾以詩頌朱溫,后朱溫取唐建梁,任以翰林學(xué)士,知制誥,故入《梁書》(按應(yīng)作《五代史記》;《梁書》主要記述了南朝蕭齊末年的政治和蕭梁皇朝(502—557年)五十余年的史事。)。
他以“詩旨未能忘救物”(《自敘》)自期,故而對晚唐的混亂黑暗,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,頗多反映,如山中寡婦的避征無門,《旅泊遇郡中叛亂示同志》中官兵的遍搜珠寶,亂殺平民,甚至拆古寺,掘荒墳;《再經(jīng)胡城縣》中酷吏的殘忍,縣民的含冤,都是這一時期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。其詩也明白平易,且都是近體詩,但也失之淺率,不甚耐讀。他自稱【苦吟】,從技巧上說,未必如此。《滄浪詩話》將他列為一體,翁方綱不以為然,在《石洲詩話》中說:【咸通十哲,概乏風(fēng)骨……杜荀鶴至令嚴滄浪目為一體,亦殊淺易?!俊盾嫦獫O隱叢話》引《幕府燕閑錄》,也謂鄙俚淺俗,惟宮詞為唐第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