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鏡隱白發(fā),朝酒發(fā)紅顏??蓱z假年少,自笑須臾間。
朱砂賤如土,不解燒為丹。玄鬢化為雪,未聞休得官。
咄哉個丈夫,心性何墮頑。但遇詩與酒,便忘寢與餐。
高聲發(fā)一吟,似得詩中仙。引滿飲一盞,盡忘身外緣。
昔有醉先生,席地而幕天。于今居處在,許我當中眠。
眠罷又一酌,酌罷又一篇?;孛骖櫰拮?,生計方落然。
誠知此事非,又過知非年。豈不欲自改,改即心不安。
且向安處去,其馀皆老閑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樂天,號香山居士,又號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鄭。是唐代偉大的現(xiàn)實主義詩人,唐代三大詩人之一。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(dǎo)新樂府運動,世稱“元白”,與劉禹錫并稱“劉白”。
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,形式多樣,語言平易通俗,有“詩魔”和“詩王”之稱。官至翰林學士、左贊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陽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長慶集》傳世,代表詩作有《長恨歌》、《賣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