閑出乘輕屐,徐行蹋軟沙。
觀魚傍湓浦,看竹入楊家。
[湓浦多魚。浦西有楊侍郎宅,多好竹。]
林迸穿籬筍,藤飄落水花。
雨埋釣舟小,風揚酒旗斜。
嫩剝青菱角,濃煎白茗芽。
淹留不知夕,城樹欲棲鴉。
柳影繁初合,鶯聲澀漸稀。
早梅迎夏結(jié),殘絮送春飛。
西日韶光盡,南風暑氣微。
展張新小簟,熨帖舊生衣。
綠蟻杯香嫩,紅絲膾縷肥。
故園無此味,何必苦思歸?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樂天,號香山居士,又號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鄭。是唐代偉大的現(xiàn)實主義詩人,唐代三大詩人之一。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,世稱“元白”,與劉禹錫并稱“劉白”。
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,形式多樣,語言平易通俗,有“詩魔”和“詩王”之稱。官至翰林學士、左贊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陽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長慶集》傳世,代表詩作有《長恨歌》、《賣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