玻璃瓶中新壓玉,趨膾腥唇脯麟肉。
紫絲步障破煙霏,飴鼎灼炊千蠟燭。
山英餼公卻薄相,木蘭墜露和秋菊。
此公骨秀氣欲仙,石室名深三十六。
端知仁祖有勝致,豈比彥倫徙雋俗。
速成收熊軾屏旌牙,細步云梯上巖腹。
局畔雖無斧柯爛,林間恐有蟠桃熟。
素書自愧無因緣,蕙路難陪踏芬郁。
南山食蕨得我專,東山攜妓唯公獨。
他年丘壑定參差,小留莫遣歸心簇。
相對行廚洗玉盤,松花自煮顏家粥。
玻璃瓶中新壓玉,趨膾腥唇脯麟肉。
紫絲步障破煙霏,飴鼎灼炊千蠟燭。
山英餼公卻薄相,木蘭墜露和秋菊。
此公骨秀氣欲仙,石室名深三十六。
端知仁祖有勝致,豈比彥倫徙雋俗。
速成收熊軾屏旌牙,細步云梯上巖腹。
局畔雖無斧柯爛,林間恐有蟠桃熟。
素書自愧無因緣,蕙路難陪踏芬郁。
南山食蕨得我專,東山攜妓唯公獨。
他年丘壑定參差,小留莫遣歸心簇。
相對行廚洗玉盤,松花自煮顏家粥。
毛滂(1056——?約1124),字澤民,衢州江山石門(今屬浙江)人。生于“天下文宗儒師”世家。父維瞻、伯維藩、叔維甫皆為進士。滂自幼酷愛詩文詞賦,北宋元豐二年(1079),與西安(今衢州)趙英結(jié)為伉儷。,卒于宣和末年。有《東堂集》十卷和《東堂詞》一卷傳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