舊家池沼。尋芳處、從教飛燕頻繞。一灣柳護(hù)水房春,看鏡鸞窺曉。暈宿酒、雙蛾淡掃。羅襦飄帶腰圍小。盡醉方歸去,又暗約明朝斗草。誰解先到。心緒亂若晴絲,那回游處,墜紅爭戀殘照。近來心事漸無多,尚被鶯聲惱。便白發(fā)、如今縱少。情懷不似前時(shí)好。謾佇立、東風(fēng)外,愁極還醒,背花一笑。
舊家池沼。尋芳處、從教飛燕頻繞。一灣柳護(hù)水房春,看鏡鸞窺曉。暈宿酒、雙蛾淡掃。羅襦飄帶腰圍小。盡醉方歸去,又暗約明朝斗草。誰解先到。心緒亂若晴絲,那回游處,墜紅爭戀殘照。近來心事漸無多,尚被鶯聲惱。便白發(fā)、如今縱少。情懷不似前時(shí)好。謾佇立、東風(fēng)外,愁極還醒,背花一笑。
張炎(1248-約1320),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詞人,字叔夏,號(hào)玉田,又號(hào)樂笑翁。臨安(今浙江杭州)人,祖籍秦州成紀(jì)(今甘肅天水)。貴族后裔(循王張俊六世孫)。祖父張濡,父張樞,皆能詞善音律。前半生富貴無憂。1276年元兵攻破臨安,南宋亡,張炎祖父張濡被元人磔殺,家財(cái)被抄沒。此后,家道中落,貧難自給,曾北游燕趙謀官,失意南歸,長期寓居臨安,落魄而終。
著有《山中白云詞》,存詞302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