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課鈴響了起來。寂靜的教室里頓時“鑼鼓喧天”,各路英雄你方唱罷我登場,上演了一出“熱鬧非凡”的大戲……
教室的角落里,驟然爆發(fā)了一場大戰(zhàn)。幾位“將軍”以掃帚為刀劍、畚箕為弓弩、拖把為槍炮,時而像斗雞一樣,虎視眈眈、劍拔弩張,使空氣中都彌漫開了戰(zhàn)火硝煙;時而發(fā)動突擊,如猛虎下山、勢不可擋,博得坐在課桌上的看客們一陣喝彩。掃帚舞得叫人眼花繚亂,身子敏捷地跳躍、閃避,一時間難分勝負,還有幾個筆盒不時飛來助戰(zhàn)。
教室這頭激戰(zhàn)正酣,另一塊空地上卻過起了潑水節(jié)。瞧,他們倆手各抓一個灌滿清水的水壺,緊張地在桌椅間進退周旋,不時給對方以劈頭蓋臉的一澆;遭遇襲擊的同學自然心有不甘,立即“舉壺”還擊。你來我往,水花四濺,惹得“觀眾們”開懷大笑。
“君子動口不動手”,這不書柜邊上就有兩位“君子”正繞口令般地拌嘴,兩片嘴唇迅速的開開合合,如同機關槍一樣連續(xù)開火,直聽得人喘不過氣。
在這滿教室喧鬧中,倒也有些女同學鬧中取靜,組織起了“小組唱”。她們圍坐在一起,低聲地吟唱,腳尖輕輕的打著節(jié)拍,如同喧囂的夏夜里低吟的蟋蟀,頗為怡然自得。
還有那些“勤奮刻苦”的同學們,他們只顧奮筆疾書,好像絲毫聽不見周圍的喧嘩。任它頭頂筆盒滿天飛,身邊拖把時時揮動,背后正“人工降雨”,耳邊吵嘴爭執(zhí)聲不絕,他們置若罔聞,只管埋頭苦讀,可謂“兩耳不聞窗外事,一心只讀圣賢書”。
忽然間,只聽得一聲上課鈴響,演出剎那間落下了帷幕。沒有任何痕跡表明這里曾經(jīng)上演過這么一場好戲,除了橫在地上的掃帚和濕漉漉的地面……
在這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的歡笑與喧囂中,我們一點點磨去浮躁的棱角,一天天褪去稚嫩的外衣,一步步走向成熟,走向最美好的花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