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圣人有言: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晝夜?!泵奎c每滴的流逝,都應(yīng)讓斯人回以珍重的一眼,就是這一眼,可以讓“玉石”區(qū)分開來?!笆郎蠜]有垃圾,只有放錯地方的寶藏?!崩诸惐闶且粋€將“玉石”分開的過程。
或許,你的垃圾桶可以更名為“聚寶盆”。
“大禮不辭小讓”。垃圾分類可以從家庭做起。我的家中有四個垃圾桶,分別用來放“可回收垃圾”·“廚余垃圾”·“有害垃圾”·“有害垃圾”與“其他垃圾”。自我記事以來,家里人便有分門別類投放垃圾的習(xí)慣。待到放滿,便分別用袋子裝著帶出去,很是方便且簡單,也少了在回收站前慢慢分或干脆部分的窘迫。那可回收的垃圾可賣可放入回收站,也是一勞永逸。
市民自覺分類垃圾也是城市中一道美麗的風(fēng)景線。
仍然記得第一次在路上看見那一座座簡約明了的建筑,父親告訴我:“這是站臺式垃圾分類投放亭。”果不其然,幾天后,就有垃圾桶分類“入駐”。引得行人們紛紛側(cè)目,示以點頭微笑大家恐怕都是滿心歡喜的?;叵霃那澳切┗疑摹肮治铩保鬯亮?,異味熏天,“恐嚇”著人們不想靠近。不少年輕人以“投籃”的方式扔進垃圾,就算靠近也一刻也不想停留,哪里會細細地去垃圾分類呢?一位老先生將塑料瓶放進投放亭內(nèi),感慨道:“政府花了大力氣了。”
必然,這些簡約的站點佇立在城市的街道上,像巨人一樣守衛(wèi)著一方凈土,那干凈的樣式不由讓人身心舒暢,讓投放垃圾的人會會心一笑。他們手下投放的是資源是“玉石”,是廢品是“頑石”,它們各有所屬。這是高郵街頭道道風(fēng)景線,亦是人們心中的道德風(fēng)景線。
作為中學(xué)生,學(xué)完了垃圾分類,最大的想法便是,只要有心,垃圾中亦可以創(chuàng)造財富,三萬張光盤在自然環(huán)境中是不可降解的污染物,但經(jīng)過藝術(shù)改造,就變成了美化環(huán)境的一道風(fēng)景線。我們大高郵創(chuàng)建文明城市正在進行時,很多人覺得這離自己挺遙遠,有力無處使嗎?我認為,生活中的垃圾分類開始便是一個極好的契機,使得我們的城市多一份資源,少花一分力氣,讓我們的城市成為人們口中名副其實的“文明城市”,提到都會贊不絕口的那種,就算是為美好家園的構(gòu)建添了一份磚瓦。
垃圾分類,我們年輕人不僅率先執(zhí)行,而且引導(dǎo)著我們父輩、祖輩開始,在吾輩手上分出的是一個湛藍的天空,一片芬芳的草地,一個后輩們美好的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