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舉頭望明月,低頭思故鄉(xiāng)?!边@首李白的《靜夜思》,是我會背誦的第一首唐詩,也是它把我領(lǐng)入古詩的海洋。
小時侯,酷愛詩詞的媽媽總愛吟誦詩句。每到晚上,媽媽就吟誦著古詩詞伴我進(jìn)入夢鄉(xiāng)……久而久之,在她的熏陶下,我也變得詩情畫意起來,常常會主動地讀起古詩。媽媽見我這樣喜歡古詩,就經(jīng)常給我買詩詞書籍,教我閱讀、吟誦。
一次,媽媽教了我一首《樂府詩集長歌行》,其中有一句讓為之深深震撼:“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?!边@句話是說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(fā)圖強(qiáng),到了老年,悲傷也沒用了。語句簡潔明了,一針見血地告誡我們要好好珍惜現(xiàn)在的大好時光,不要浪費,要不然等老了再學(xué)就來不及了,只能留下滿腔的悲傷。正因為我從小就從這句詩中明白了珍惜時間的道理,所以我便時時刻刻要求自己守時、惜時,很多人都為我的這種好習(xí)慣而贊嘆不已。
但這首詩中的“青青園中葵,朝露待日曦。”使我很困惑,因為我不懂詩人為什么要寫這句話,我覺得這句是多余的。后來我就去問當(dāng)老師的媽媽,媽媽聽了便笑著替我解答:詩人借園中葵春天茂盛,秋天衰敗的形象,來比喻人生少壯時的美好和老大時的凄慘。我才明白原來詩人這段景物描寫是為了烘托意境,為下文做鋪墊。我把這種寫作方法運用在習(xí)作中,沒想到效果出奇的好,受到了老師的表揚(yáng)。
從那時起,我覺得我的生活充滿了陽光,我似乎就是詩人,時不時總愛吟上幾句,引得一群伙伴的追捧。哈哈!我也有“粉絲”!我在得意之余更要感謝古詩,是它,讓我思維更靈活;是它,讓我學(xué)會了寫作;是它,讓我擁有了自信;是它,讓我變得高雅……
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——古詩詞,我愛你!在你的身上不僅收獲了知識,更凈化了我的靈魂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