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不勝辭
lǐ bù shèng cí
content is no more important than diction
“理不勝辭”的成語拼音為:lǐ bù shèng cí,注音:ㄌㄧˇ ㄅㄨˋ ㄕㄥˋ ㄘˊ,詞性: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說話、文章等,年代:當(dāng)代成語,出處:《典論·論文》:“孔融體氣高妙,有過人者,然不能持論,理不勝辭,至于雜以嘲戲,及其所善,揚(yáng)、班儔也?!?,基本解釋:道理不能勝過文辭。指由于不善于推理立論,盡管文辭豐富多彩,道理并不充分。,例句:晉代王羲之《蘭亭集序》:“但恐古之良辰美景,與時(shí)偕行,乃顰顏而愁矣?!?
拼音 |
lǐ bù shèng cí |
注音 |
ㄌㄧˇ ㄅㄨˋ ㄕㄥˋ ㄘˊ |
詞性 |
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說話、文章等 |
英文 |
content is no more important than diction |
年代 |
當(dāng)代成語 |
解釋 |
道理不能勝過文辭。指由于不善于推理立論,盡管文辭豐富多彩,道理并不充分。 |
出處 |
《典論·論文》:“孔融體氣高妙,有過人者,然不能持論,理不勝辭,至于雜以嘲戲,及其所善,揚(yáng)、班儔也?!?/td>
|
例句 |
晉代王羲之《蘭亭集序》:“但恐古之良辰美景,與時(shí)偕行,乃顰顏而愁矣?!?/td>
|
補(bǔ)充糾錯(cu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