弊衣簞食
bì yī dān shí
Food and clothing
“弊衣簞食”的成語拼音為:bì yī dān shí,注音:ㄅㄧˋ ㄧ ㄉㄢ ㄙˋ,詞性: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貧困生活,年代:古代成語,出處:《周書·儒林傳論》:“其沉默孤微者,亦篤志于章句,以先王之道,飾腐儒之姿,達(dá)則不過侍講訓(xùn)胄,窮則終于弊衣簞食?!?,基本解釋:破舊的衣服和粗糲的飯食。指生活清苦。,例句:明代·文徵明《世亂疏》:“今欲使民穿弊衣,食簞食,以資賦斂,臣解弊衣簞食,足以至諸司倉庫,以保右臣?!?
拼音 |
bì yī dān shí |
注音 |
ㄅㄧˋ ㄧ ㄉㄢ ㄙˋ |
詞性 |
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貧困生活 |
英文 |
Food and clothing |
年代 |
古代成語 |
解釋 |
破舊的衣服和粗糲的飯食。指生活清苦。 |
出處 |
《周書·儒林傳論》:“其沉默孤微者,亦篤志于章句,以先王之道,飾腐儒之姿,達(dá)則不過侍講訓(xùn)胄,窮則終于弊衣簞食?!?/td>
|
例句 |
明代·文徵明《世亂疏》:“今欲使民穿弊衣,食簞食,以資賦斂,臣解弊衣簞食,足以至諸司倉庫,以保右臣。” |
補(bǔ)充糾錯(cu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