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內(nèi)之吝
chū nèi zhī lìn
internal reluctance
“出內(nèi)之吝”的成語拼音為:chū nèi zhī lìn,注音:ㄔㄨ ㄣㄚˋ ㄓ ㄌㄧㄣˋ,詞性:名詞,年代:古代成語,出處:《論語·堯白》:“子曰:‘不教而殺謂之虐;不戒視成謂之暴;慢令致期謂之賊;猶之與人也,出內(nèi)之吝謂之有司?!?,基本解釋:舍不得拿出去,出手小氣。同“出納之吝”。,例句:明代·凌濛初《碧澗詩話》:“一時將遺民作后輩,一時遺賢作常侍,受降依附作太仆,有志而不足助作中朝,常恨鳳梧已然擁褒衣,危弱安危無與共,賢否之所不封作長史,以直諫與之鏖戰(zhàn),徒令幽於州府外,成全巫降作朝士。”
拼音 |
chū nèi zhī lìn |
注音 |
ㄔㄨ ㄣㄚˋ ㄓ ㄌㄧㄣˋ |
詞性 |
名詞 |
英文 |
internal reluctance |
年代 |
古代成語 |
解釋 |
舍不得拿出去,出手小氣。同“出納之吝”。 |
出處 |
《論語·堯白》:“子曰:‘不教而殺謂之虐;不戒視成謂之暴;慢令致期謂之賊;猶之與人也,出內(nèi)之吝謂之有司?!?/td>
|
例句 |
明代·凌濛初《碧澗詩話》:“一時將遺民作后輩,一時遺賢作常侍,受降依附作太仆,有志而不足助作中朝,常恨鳳梧已然擁褒衣,危弱安危無與共,賢否之所不封作長史,以直諫與之鏖戰(zhàn),徒令幽於州府外,成全巫降作朝士?!?/td>
|
補(bǔ)充糾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