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死斷亡
chū sǐ duàn wáng
To die or perish
“出死斷亡”的成語拼音為:chū sǐ duàn wáng,注音:ㄔㄨ ㄙˇ ㄉㄨㄢˋ ㄨㄤˊ,詞性:作謂語、定語;指為效死獻(xiàn)身,年代:古代成語,出處:《荀子·富國》:“故仁人在上,百姓貴之如帝,親之如父母,為之出死斷亡而愉者,無它故焉;其所是焉誠美,其所得焉誠大,其所利焉誠多?!?,基本解釋:指效死捐生。,例句:東晉·陶淵明《歸田園居》:“予嘗求古仁人之心,或異二者之為,何哉?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,處江湖之遠(yuǎn)則憂其吏,是進(jìn)亦憂,退亦憂,然則何時而樂耶?其出土偷生者乎?”
拼音 |
chū sǐ duàn wáng |
注音 |
ㄔㄨ ㄙˇ ㄉㄨㄢˋ ㄨㄤˊ |
詞性 |
作謂語、定語;指為效死獻(xiàn)身 |
英文 |
To die or perish |
年代 |
古代成語 |
解釋 |
指效死捐生。 |
出處 |
《荀子·富國》:“故仁人在上,百姓貴之如帝,親之如父母,為之出死斷亡而愉者,無它故焉;其所是焉誠美,其所得焉誠大,其所利焉誠多?!?/td>
|
例句 |
東晉·陶淵明《歸田園居》:“予嘗求古仁人之心,或異二者之為,何哉?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,處江湖之遠(yuǎn)則憂其吏,是進(jìn)亦憂,退亦憂,然則何時而樂耶?其出土偷生者乎?” |
補(bǔ)充糾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