憤憤不平
fèn fèn bù píng
be indignant
“憤憤不平”的成語拼音為:fèn fèn bù píng,注音:ㄈㄣˋ ㄈㄣˋ ㄅㄨˋ ㄆㄧㄥˊ,詞性:偏正式;作謂語、狀語、定語;指心中不服,年代:古代成語,出處:《漢書·劉據(jù)傳》:“太子進則不得見,退則困于亂臣,獨冤結(jié)而亡告,不忍忿忿之心,起而殺充,恐懼逋逃。”唐·許嵩《建康實錄》:“自爾憤憤不平,每酒后輒詠魏武帝樂府?!保窘忉專簯崙崳汉苌鷼獾臉幼?。心中不服,感到氣憤。,例句:王子成父諸人,俱~,請于桓公,欲劫魯侯,以報曹沫之辱?!锩鳌ゑT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十八回
拼音 |
fèn fèn bù píng |
注音 |
ㄈㄣˋ ㄈㄣˋ ㄅㄨˋ ㄆㄧㄥˊ |
詞性 |
偏正式;作謂語、狀語、定語;指心中不服 |
英文 |
be indignant |
年代 |
古代成語 |
解釋 |
憤憤:很生氣的樣子。心中不服,感到氣憤。 |
出處 |
《漢書·劉據(jù)傳》:“太子進則不得見,退則困于亂臣,獨冤結(jié)而亡告,不忍忿忿之心,起而殺充,恐懼逋逃?!碧啤ぴS嵩《建康實錄》:“自爾憤憤不平,每酒后輒詠魏武帝樂府?!?/td>
|
例句 |
王子成父諸人,俱~,請于桓公,欲劫魯侯,以報曹沫之辱。 ★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十八回 |
補充糾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