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子說:“侍奉之事,什么為最大?侍奉父母為最大。操守之事,什么為最大?守住自身為最大。沒有喪失操守又能很好地侍奉父母親的,我聽說過。喪失了自身操守又能很好地侍奉父母親的,我沒有聽說過。誰不做侍奉人的事呢?侍奉親人,是侍奉之事的最根本;守住自身,是操守之事的最根本。曾子奉養(yǎng)他的父親曾皙,每餐必定有酒和肉,飯后把飯菜撤走時,一定請示‘把剩下的飯菜送給誰?’如果問‘還有沒有剩余?’必然回答說‘有?!ナ酪院?,曾元奉養(yǎng)曾子,每餐也必定有酒和肉,但飯后把飯菜撤走時,不請示‘把剩下的飯菜送給誰?’如果問‘還有沒有剩余?’必然回答說‘沒有了?!鋵嵥窍氚咽O碌娘埐讼麓卧俳o曾子吃。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僅僅是供養(yǎng)父母的身體。象曾子那樣,才可稱為奉養(yǎng)父母的意愿親情。侍奉雙親象曾子那樣的人,才算可以?!?/p>
注釋
1.事:《易·蠱·上九》:“不事王侯,高尚其事?!薄独献印ざ隆罚骸肮蕪氖掠诘勒撸诘?;德者,同于德;失者,同于失?!薄墩撜Z·學而》:“子夏曰:‘賢賢易色;事父母,能竭其力;事君,能致其身?!薄墩撜Z·子罕》:“出則事公卿,入則事父兄?!薄睹献印ち夯萃跸隆罚骸伴g於齊、楚,事齊乎?事楚乎?”《韓非子》:“今管仲不務(wù)尊主明法,而事增寵益爵?!薄队衿な凡俊罚骸笆?,奉也?!弊鲃釉~,這里用為侍奉之意。
2.曾皙:曾參的父親,亦是孔子的學生。姓曾,名點,字子皙。春秋末魯國南武城(原屬山東費縣,現(xiàn)屬平邑縣)人。
3.曾元:曾子的兒子。
4.徹:《詩·小雅·楚茨》:“廢徹不遲?!薄对?小雅"十月之交》:“徹我墻屋,田卒汙萊?!薄抖Y記·燕禮》:“司宮徹之士?!薄抖Y記·士冠禮》:“徹筮席。”《禮記·曲禮》:“大夫無故不徹縣?!薄蹲髠鳌ば辍罚骸扒译m諸侯相見,軍衛(wèi)不徹,警也?!薄痘茨献印ぴ馈罚骸敖廛囆蓠R,罷酒徹樂。”這里用為撤除、撤去之意。
5.亡:《易·否·九五》:“休否,大人吉;其亡其亡,系于苞桑。”《詩·唐風·葛生》:“予美亡此,誰與獨處?!薄独献印に氖恼隆罚骸懊c身孰親?身與貨孰多?得與亡孰?。俊薄墩撜Z·雍也》:“有顏回者好學……不幸短命死矣,今也則亡,未聞好學者也?!毙蠒m疏:“亡,無也?!薄读凶印珕枴罚骸昂忧芹磐鲆詰?yīng)?!薄秲x禮·士喪禮》:“亡則以緇,長半幅?!薄都崱び蓓崱罚骸盁o,或作亡?!鼻宥斡癫谩墩f文解字注·亾部》:“亾,亦假借為有無之無?!边@里用為“無”,即沒有之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