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uáng bò
藥材名稱 | 黃柏 |
藥材拼音 | huáng bò |
藥材別名 | 川黃柏、黃檗皮、黃皮樹皮、檗皮、黃檗 |
英文名稱 | golden cypress |
功效分類 | 清熱燥濕藥 |
藥用部分 | 蕓香科植物黃皮樹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.的樹皮。 |
(動)植物形態(tài) | 喬木。高10~12米。樹皮暗棕色,薄,開裂,無加厚的木層,內(nèi)層黃色,有黏性。奇數(shù)羽狀復(fù)葉對生;小葉7~15,有短柄,矩圓狀披針形至矩圓狀卵形,長9~15厘米,寬3~5厘米,頂端長漸尖,基部寬楔形或圓形,不對稱,近全緣,下面密生長柔毛?;ㄐ驁A錐狀;花序軸密生短毛;花單性,雌雄異株;萼片5;花瓣5~8。果軸及果枝粗大,常密生短毛。核果球形,漿果狀,黑色?;ㄆ?~6月,果熟期10月。 |
產(chǎn)地分布 | 黃皮樹生于雜木林中,也有栽培。分布于四川、云南及湖北。 |
采收加工 | 3~6月剝?nèi)淦ぃ瑫裰涟敫?,壓平,刮去外層栓皮至露出黃色內(nèi)皮為度,刷凈曬干。 |
藥材性狀 | 板片狀或淺槽狀,長寬不一,厚3~6毫米。外表面黃褐色或黃棕色,平坦或具縱溝紋,有的可見皮孔痕及殘存的灰褐色粗皮。內(nèi)表面暗黃色或淡棕色,具細(xì)密的縱棱紋。體輕,質(zhì)硬,斷面纖維性,呈裂片狀分層,深黃色。氣微,味甚苦,嚼之有黏性。 |
性味歸經(jīng) | 性寒,味苦。歸腎經(jīng)、膀胱經(jīng)。 |
功效作用 | 清熱燥濕、瀉火除蒸、解毒療瘡。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燥濕藥。 |
臨床應(yīng)用 | 用量3~12克,煎服或入丸散;外用適量,研末調(diào)敷或煎水浸漬患處。用治濕熱瀉痢、黃疸、帶下、熱淋、骨蒸勞熱、盜汗、遺精;瘡瘍腫毒、濕疹瘙癢。 |
藥理研究 | 具有抗病原微生物及病原蟲的作用;具有一定的解熱和抗炎作用;有降低血壓、興奮心臟的作用,具有明顯抗心律失常作用;影響消化系統(tǒng)功能及抑制中樞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,還有抗血小板凝聚作用,有降低血糖、鎮(zhèn)痛、祛痰等作用。藥理實(shí)驗(yàn)表明,對胰腺分泌有促進(jìn)作用。 |
化學(xué)成分 | 含小檗堿,并含木蘭堿、黃柏堿等多種生物堿以及內(nèi)酯、甾醇、黏液質(zhì)、黃酮類、生物堿、揮發(fā)油、固醇、糖類等化學(xué)成分。其中有鹽酸小檗堿、黃柏苷、豆固醇、黃柏酮等成分。 |
使用禁忌 | 脾虛泄瀉,胃弱食少者忌服。 |
配伍藥方 | ①治燙火傷:雞子殼、黃柏、樸硝、大黃、寒水石各等分,上為細(xì)末,白水調(diào)搽。(《世醫(yī)得效方》黃柏散) ②治一切腫毒:黃柏、大黃各等分,為末。用醋調(diào)搽。如干用水潤之。(《癰疽驗(yàn)方》二黃膏) ③治男子陰瘡損爛:黃連、黃柏等分,末之,煮肥豬肉汁,漬瘡訖,粉之。(《肘后方》) ④治小兒膿瘡,遍身不干:黃柏末,入枯礬少許摻之。(《簡便單方》) ⑤治血?。狐S柏、黃連各120克??嗑莆迳?,煎二升半,溫分服無時,(《衛(wèi)生易簡方》) |
功效與作用:燥濕化痰、祛風(fēng)止痙、散結(jié)消腫。屬化痰止咳平喘藥下屬分類的溫化寒痰藥。
功效與作用:瀉火除煩、清熱利尿、涼血解毒;外用消腫止痛。屬清熱藥分類下的清熱瀉火藥。
功效與作用:清暑化濕,升發(fā)清陽,涼血止血。屬清熱藥下分類的清熱涼血藥。
功效與作用:潤肺止咳、清熱解毒。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解毒藥。
功效與作用:催吐、殺蟲、消腫。屬殺蟲止癢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