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在世,不過八九十年,在人類的歷史上,甚至在人類的歷史上也不過彈指之間。一份滿意的答卷,滿什么呢?答什么呢?
小學六年,中學六年,大學三年。攏共十五年的時間里,作為學生,我們交出過數(shù)以萬計的答卷。有那份答卷是令人滿意的呢?估計沒有,為什么呢?因為人的欲望和渴求是無止境的。哪怕有了滿分的答卷,令人滿意的成績,還是有一股感覺:“這次的答卷不盡我意,要是考試的時候……就好了,這樣我就可以……了?!闭\然,“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?!毕胍鋈祟^地就必須有這種不滿意:愛迪生不滿意能亮45小時的電燈,于是發(fā)明了能亮1500小時的電燈,羅丹不滿足別人對他作品的評價,于是創(chuàng)造了一個曠世之作。但是我們在對自己生活不滿意時,是否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有過不滿意呢?也許有人會有,然后十年后他成為了某工程師,某教授;也有人從來沒有,十年后他還是在來公司坐辦公室,滿什么意,滿自己的意,更滿任何時候自己的意。
三十而立。門生十不惑,五十知天命,六十花甲,七十古稀,八十耄耋,排除車禍,飛來橫禍等不可抗因素外,人的一生應該極有趣的——我曾算過一筆帳:假如每天發(fā)生一件事,74歲,每三十天友生坤難以忘說的事,每四十天忘記二件事——即使是這樣14405件事陪伴一個h類完這個人的一生。多大的數(shù)字啊,難道我們不應該把自己的眼界提高去思考更令人值得思考的事情嗎?如此多的事,多充實?。〈鹗裁淳?,就答這些事的卷,更答人生卷。
人生只有一次——答卷只有一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