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是一種連接能力、一種理解力,有的人就是有那個本事,能看到別人看不到、聽見別人聽不到的東西。那就是一種閱讀的升華,這便是與閱讀有了心靈上的約定。
木心先生說:“從前的人心被分為好壞兩方面,總?cè)氯潞玫哪敲嬷饾u萎縮,壞的那面迅速擴張,其實并非如此。”實際是:好的壞的都在消失,人心正在消失,所以,從前的戲劇和小說,將會看不懂了。
一本書,你能不能看出來它的精彩,也就是木心先生說的“有沒有心”。這個心不分好壞,它就是一種敏感點直覺,好的壞的,都在一心之間。有心,你就看的懂;沒有,你就是睜眼瞎子,看不懂,視而不見聽而不聞。
我上一年級時,有天撿到一張舊報紙。閑來無事就把自己認得的字挨個兒念了出來,竟然發(fā)現(xiàn)它們的讀音連綴出了一句自己能夠明白的話語,大為震動。那種震動直到現(xiàn)在還能清晰地記得,好像寫出文字的那個人無限湊近我,只對我一個人耳語,這種交流是之前在家長老師及同學那里不曾體會的。那可能是我最初的第一場閱讀,猶如殼中小雞啄開堅硬蛋殼的第一個小小空隙。
上初中后,學校有大型的圖書館,能借閱到一些文學經(jīng)典及報紙紙刊。此外,幫同學做值日的話,也能借到他們的書籍來看。
直到現(xiàn)在為止我對閱讀也不挑剔,只要不特別枯燥都能看下去。而且在我如今的年齡上,閱讀的意義已經(jīng)不只是汲取養(yǎng)分充沛大腦,增加知識,領略愉悅??吹揭槐竞脮倘挥X得幸運,遇到較差一些的書也不排斥。況且這些較差的書帶給人的思考空間同樣巨大無比。何以爛?何以避免爛?都爛成這樣了為什么還能令人接著往下看?還有那些沒什么天賦的作者們,他們的視野,他們的態(tài)度,他們的奢望,他們的夢想,他們的努力……這一切都在閱讀后的幾年后歷歷在目。看多了書,也就漸漸地熟悉了他們,理解了他們,并且原諒了他們。閱讀不但給我?guī)砹伺c作者,其他讀者共鳴的樂趣,而且?guī)頊贤ǖ募记膳c樂趣。
我與閱讀有個約定,這是自始至終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