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愛鄭谷的《菊》;愛張旭的《桃花溪》;愛白居易的《惜牡丹花》;愛孟浩然的《春曉》;愛蘇軾的《蝶戀花》。我愛詩,愛如花的詩……
—引子
詩,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,蘊(yùn)含著中華古色古香的絢麗色彩。那優(yōu)美的語句,那美好的意境不知讓我陶醉了幾回,癡迷了幾回。我愛詩,更愛如花的詩。
曾經(jīng),為“寶劍鋒從磨礪出,梅花香自苦寒來”感到敬佩;曾經(jīng),為“惆悵階前紅牡丹,晚來唯有兩枝殘”感到惋惜;曾經(jīng),為“花謝花飛花滿天,紅消香斷有誰憐”感到凄涼;曾經(jīng),又為“夜來風(fēng)雨聲,花落知多少”感到喜悅。我愛詩,更愛如花的詩。
在晴朗的夏夜里,聆聽著蟬清脆的鳴叫聲,跟隨著在黑暗中幽幽發(fā)光的螢火蟲,來到池塘邊。滿池的荷花盛開,一朵挨著一朵,像那冰潔似水的女子一樣美麗。我不禁想起了周敦頤筆下的荷花,他用詩文中佳句將荷花的冰清玉潔表現(xiàn)的淋漓盡致,又將“出淤泥而不染”等種種高尚品性賦予了它。讓荷花在古文的池塘里盡情搖曳,盡情盛開。
風(fēng),吹過落葉梧桐樹葉沙沙地響,天有些冷了。在這樣的季節(jié)里,還有什么花能盛開呢?我不經(jīng)意看到鄰居的花圃里——嬌弱卻又似堅(jiān)韌的菊花正迎著略帶一絲寒意的秋風(fēng)綻放。這是一種怎樣的美?。』▋旱膵扇鹾惋L(fēng)的剛勁,在秋天里編成了一支獨(dú)一無二的舞蹈。我想我似乎能夠體會到元稹那“不是花中偏愛菊,此花開盡更無花”的情操了。他只用短短的二十一個(gè)字寫出了自己對菊花的喜愛,而字里行間里又處處流露出菊花的堅(jiān)韌不拔和對它的敬佩之情。我愛詩,愛如花的詩。
那一首首如花的詩牽引出我多少思緒,潺潺的流水道出了我心中無限的慷慨。我在夢中追尋著花魂與詩魂的身影,它們的芬芳和風(fēng)采總是讓我流連忘返。詩,深深地觸動了我心中的那根弦,讓我不禁為之癡迷、為之沉醉……
在蝴蝶漫天飛舞的千萬朵花下,我吟詩自問——夢里花落知多少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