棄逆歸順
qì nì guī shùn
To abandon adversity and return to obedience
“棄逆歸順”的成語拼音為:qì nì guī shùn,注音:ㄑㄧˋ ㄋㄧˋ ㄍㄨㄟ ㄕㄨㄣˋ,詞性:作謂語、賓語;用于叛軍歸順,年代:古代成語,出處:唐·韓愈《論淮西事宜狀》:“自然相率棄逆歸順?!?,基本解釋:指脫離叛軍而歸順朝廷。,例句:《典論·孔子篇》中有一則故事,講述了一個(gè)名叫王充的人本來是個(gè)逆賊,后來受到孔子的教誨,改邪歸正,成為了孔子的學(xué)生,故此可以說他是一個(gè)棄逆歸順的例子。
拼音 |
qì nì guī shùn |
注音 |
ㄑㄧˋ ㄋㄧˋ ㄍㄨㄟ ㄕㄨㄣˋ |
詞性 |
作謂語、賓語;用于叛軍歸順 |
英文 |
To abandon adversity and return to obedience |
年代 |
古代成語 |
解釋 |
指脫離叛軍而歸順朝廷。 |
出處 |
唐·韓愈《論淮西事宜狀》:“自然相率棄逆歸順。” |
例句 |
《典論·孔子篇》中有一則故事,講述了一個(gè)名叫王充的人本來是個(gè)逆賊,后來受到孔子的教誨,改邪歸正,成為了孔子的學(xué)生,故此可以說他是一個(gè)棄逆歸順的例子。 |
補(bǔ)充糾錯(cu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