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分是指二十四節(jié)氣之一,即太陽位于黃經0°(春分點)時。于公歷3月20日或3月21日交節(jié)。春分時,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,此后太陽直射點繼續(xù)北移,故春分也稱“升分”。古時又稱為“日中”、“日夜分”、“仲春之月”。春分是個比較重要的節(jié)氣,它不僅有天文學上的意義:南北半球晝夜平分,在氣候上,也有比較明顯的特征。
春分時,從理論上說,全球晝夜等長(參見晨昏蒙影)。春分之后,北半球各地晝漸長夜?jié)u短,南半球各地夜?jié)u長晝漸短。春分時,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。春分之后,北極附近開始極晝,范圍漸大;南極附近極晝結束,極夜開始,范圍漸大。
春分一到,氣候溫和,雨水充沛,陽光明媚,中國大部分地區(qū)的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,此時也是早稻的播種期。玄(元)鳥至:燕來也。
雷乃發(fā)聲:雷者陽之聲,陽在陰內不得出,故奮激而為雷。
始電:電者陽之光,陽氣微則光不見,陽盛欲達而抑于陰。其光乃發(fā),故開始閃電。春分 ,古時又稱為“日中”、“日夜分”、“仲春之月”?!睹魇贰v一》說:“分者,黃赤相交之點,太陽行至此,乃晝夜平分。”所以,春分的意義,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,各為12小時;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,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,平分了春季。
《逸周書·周月》:“春三月中氣:驚蟄,春分,清明?!?/p>
漢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陰陽出入上下》:“至於仲春之月,陽在正東,陰在正西,謂之春分。春分者,陰陽相半也,故晝夜均而寒暑平。”
宋 蘇軾 《癸丑春分后雪》詩:“雪入春分省見稀,半開桃杏不勝威?!?/p>
明 王鏊 《震澤長語·象緯》:“二節(jié)為一時,陽氣上升共四萬二千里,正天地之中、春分之節(jié)也?!?/p>
邢樹本《二十四節(jié)與農事·春分》:“春分時節(jié), 河北 大地春色更濃,溫度升高,雨量增加?!?/p>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(夏歷)二月中,分者半也,此當九十日之半,故謂之分。秋同義?!?/p>
漢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陰陽出入上下》:“至于中春之月,陽在正東,陰在正西,謂之春分。春分者,陰陽相半也,故晝夜均而寒暑平?!?/p>
古代黃河流域與之相應的物候現象為“玄鳥至,雷乃發(fā)聲,始電”(見《農桑通訣》)。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(qū)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。華中地區(qū)農諺:“春分麥起身,一刻值干金?!贝悍忠嗍莻鹘y節(jié)日。在周代,春分有祭日儀式。
南朝梁宗懔《荊楚歲時記》載:“春分日,民并種戒火草于屋上。有鳥如烏,先雞而鳴,架架格格,民候此鳥則入田,以為候?!泵鞔綎|淄川于是日栽植樹木,作春酒,釀酷?!段乃h志》載:“春分日,釀酒拌酷,移花接木?!?/p>中國古代將春分分為三候:“一候元鳥至;二候雷乃發(fā)聲;三候始電?!北闶钦f春分日后,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,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并發(fā)出閃電。春分在中國古歷中的記載為:“春分前三日,太陽入赤道內”。
1.豎蛋:春分成了豎蛋游戲的最佳時光,故有“春分到,蛋兒俏”的說法。
2.吃春菜:“春分吃春菜”?!按翰恕笔且环N野莧菜,鄉(xiāng)人稱之為"春碧蒿"。逢春分那天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與魚片“滾湯”,名曰“春湯”。
3.送春牛:春分隨之即到,其時便出現挨家送春牛圖的。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歷節(jié)氣,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,名曰“春牛圖”。
4.粘雀子嘴:春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,每家都要吃湯元,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元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,用細竹叉扦著置于室外田邊地坎,名曰粘雀子嘴,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。
5.春祭:二月春分,開始掃墓祭祖,也叫春祭。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,殺豬、宰羊,請鼓手吹奏,由禮生念祭文,帶引行三獻禮。
6.祭日:在周代,春分有祭日儀式。此俗歷代相傳。清潘榮陛《帝京歲時紀勝》:“春分祭日,秋分祭月,乃國之大典,士民不得擅祀。”雨霽風光,春分天氣,千花百卉爭明媚。
畫梁新燕一雙雙,玉籠鸚鵡愁孤睡。
薜荔依墻,莓苔滿地,青樓幾處歌聲麗。
驀然舊事上心來,無言斂皺眉山翠。
《春分日》
宋代: 徐鉉
仲春初四日,春色正中分。
綠野徘徊月,晴天斷續(xù)云。
燕飛猶個個,花落已紛紛。
思婦高樓晚,歌聲不可聞。
《七絕·蘇醒》
宋代: 徐鉉
春分雨腳落聲微,柳岸斜風帶客歸。
時令北方偏向晚,可知早有綠腰肥。
《詠廿四氣詩 春分二月中》
唐代: 元稹
二氣莫交爭,春分雨處行。
雨來看電影,云過聽雷聲。
山色連天碧,林花向日明。
梁間玄鳥語,欲似解人情。
《癸丑春分后雪》
宋代: 蘇軾
雪入春分省見稀,半開桃李不勝威。
應慚落地梅花識,卻作漫天柳絮飛。
不分東君專節(jié)物,故將新巧發(fā)陰機。
従今造物尤難料,更暖須留御臘衣。
《柳梢青 花朝春分》
清代: 顧貞觀
乍展芭蕉。欲眠楊柳,微謝櫻桃。
誰把春光,平分一半,最惜今朝。
花前倍覺無聊。任冷落、珠鈿翠翹。
趁取春光,還留一半,莫負今朝。
《二月二十七日社兼春分端居有懷簡所思者》
唐代: 權德輿
清晝開簾坐,風光處處生。
看花詩思發(fā),對酒客愁輕。
社日雙飛燕,春分百囀鶯。
所思終不見,還是一含情。
《春分前一日》
宋代: 韓淲
柳已綠可愛,溪風更搖之。
人居春氣中,安知物熙熙。
常年二三月,醉眼不自持。
摩挲此瞢騰,老去今其時。
《春分與諸公同宴呈陸三十四郎中》
唐代: 武元衡
南國宴佳賓,交情老倍親。
月慚紅燭淚,花笑白頭人。
寶瑟常馀怨,瓊枝不讓春。
更聞歌子夜,桃李艷妝新。
《無夢令 龍陽觀春分其間作》
元代: 尹志平
道友三冬煉睡。煉做陳摶苗裔。
咫尺過新春,晝夜須當加瑞。
加瑞。加瑞。點點直教著地。
《中和后一日吳門阻雪距春分才三日》
宋代: 曹彥約
梅容慘不競,烏語噤無聲。
二月朔已告,三日春當分。
寒馀凌暖律,雪后更同云。
但恐嚴凝誤,陽和欲奏勛。
《春日田家》
宋琬
野田黃雀自為群,山叟相過話舊聞。
夜半飯牛呼婦起,明朝種樹是春分。
《七絕》
徐鉉
春分雨腳落聲微,柳岸斜風帶客歸。
時令北方偏向晚,可知早有綠腰肥。
由于春分節(jié)氣平分了晝夜、寒暑,人們在保健養(yǎng)生時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(tài)。
在此節(jié)氣的飲食調養(yǎng),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膳食,禁忌偏熱、偏寒、偏升、偏降的飲食誤區(qū),如在烹調魚、蝦、蟹等寒性食物時,其原則必佐以蔥、姜、酒、醋類溫性調料,以防止本菜肴性寒偏涼,食后有損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。2、鍋碗瓢盆奏響春天快樂謠,柴米油鹽鋪就幸福百般妙,粗茶淡飯不減生活好味道,家人才是心頭牽繞。祝愿親愛的你春分快樂!
3、我一直在為春天寫詩,卻寫不盡春分時刻生命的秘密,春雨滋潤萬物,小草呼喚生命,而你正在開始新的夢想征程,春分時節(jié),愿你把新的夢想圓滿實現。
4、春”風春雨春光美,幸福溫馨與友“分”,草長鶯飛好時“節(jié)”,和“氣”縈繞福氣罩,祝福春風傳愉“快”,春風得意“樂”陶陶。祝你:春分節(jié)氣快樂!
5、春分是美麗的使者,蔥蘢了整片大地;振奮了和暖的太陽,照射著大地;把新的氣息帶給世界,把新的容顏遍布角落。愿春分時節(jié),你的世界春暖花開。
6、春搖三月天,微風卷夢簾,紅燭垂清淚,心曠神纏綿,月明人影瘦,夜靜思紅顏,夜半念花艷,聞聲識香暖。春分時節(jié),愿你我愛情久遠!
7、將思念匯成一片海,擁有海納百川的情懷,讓夢想點綴一片天,描繪天外有天的精彩,讓春花聚成一片景,渲染真摯雋永的祝福。春分又至,愿快樂幸福!
8、春天在清風里,吹面不寒;春天在細雨里,潤物無聲;春天在繁花里,笑語盈盈;春天在祝福里,牽掛隨行。春分又至,愿您身體安康!
9、春分到了,分享春天的溫馨和美麗,湖水做你鏡子,春風為你梳妝,百花為你吐芬芳,彩云為你送吉祥,陽光為你送溫馨,我祝福你春天里幸福像花兒一樣。
10、春風撩開了春的序幕,春雷喚醒了沉睡的萬物,春雨沁潤了干涸的土地,春光絢爛了生命的色彩。朋友,春分已到,愿你漫步在春的世界里,開心無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