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史公讀有關列侯分封的檔案資料,讀到便侯時,說道:真是事出有因啊!長沙王被封為諸侯王,著錄在法令的第一篇,他的忠誠受到稱贊。當初高祖平定天下,功臣之中不是皇室同姓宗親而分疆裂土受封為諸侯王的共有八國。到孝惠帝時,只剩下長沙王能夠保全自己的封國,接連傳承五世,最后因為沒有后嗣才絕封,自始至終沒有犯什么過錯,作為國家的藩守,盡心盡職,事情果真就是這樣。所以他的德業(yè)能使旁系子孫也沾受恩惠,未立功勛而受封為列侯的就有數人。從孝惠帝之初以至孝景帝之末,其間五十多年,追錄高祖時遺漏未封的功臣,以及追隨孝文帝從代國入繼大統(tǒng)的舊臣,孝景帝時在平定吳楚七國之亂的戰(zhàn)事中功勞卓著的將相官員,身為皇室骨肉至親的諸侯王子弟,前來投順歸化的外邦異族的首領等等,先后受封為列侯的有九十多人?,F把他們受封傳承等情況列表記載如下,這些都是當代有仁義、成大功的人物中比較突出的。
注釋
①《索隱》曰:便音鞭,縣名。吳淺所封。
②鄧展曰:“漢約,非劉氏不王。如芮王,故著令使特王。或曰以芮至忠,故著令也?!杯懺唬骸皾h以芮忠,故特王之;以非制,故特著令。”
③異姓國八王者,吳芮、英布、張耳、臧荼、韓王信、彭越、盧綰、韓信也?!端麟[》曰:非同姓而王者八國,齊王韓信、韓王韓信、燕王盧綰、梁王彭越、趙王張耳、準南王英布、臨江王共敖、長沙王吳芮,凡八也。
④《索隱》曰:禪者,傳也。案:諸侯王表,芮國至五世而絕。
⑤徐廣曰:“孝文后七年,靖王薨,無嗣?!?br /> ⑥《索隱》曰:案:此表芮子淺封便侯,傳至玄孫;又封成王臣之子為沅陵侯,亦至曾孫。
⑦《索隱》曰:沛府二音。柿,木札也;附,木皮也。以喻人主疏末之親,如木札出于木,樹皮附于樹也。詩云“如涂涂附”,注云“附,木皮”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