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骨再肉
bái gǔ zài ròu
Bone and meat
“白骨再肉”的成語拼音為:bái gǔ zài ròu,注音:ㄅㄞˊ ㄍㄨˇ ㄗㄞˋ ㄖㄡˋ,詞性: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,年代:古代成語,出處:唐·張文成《游仙窟》:“十娘憐憫客人,存其死命,可謂白骨再肉,枯樹重花。”,基本解釋:白骨上再生出肉來。比喻起死回生。,例句:《西游記》中,豬八戒被觀音菩薩貶下凡間,在人間修行三百年后,得到觀音的恩準,白骨重新變成了豬形,再次化作了豬八戒。
拼音 |
bái gǔ zài ròu |
注音 |
ㄅㄞˊ ㄍㄨˇ ㄗㄞˋ ㄖㄡˋ |
詞性 |
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 |
英文 |
Bone and meat |
年代 |
古代成語 |
解釋 |
白骨上再生出肉來。比喻起死回生。 |
出處 |
唐·張文成《游仙窟》:“十娘憐憫客人,存其死命,可謂白骨再肉,枯樹重花?!?/td>
|
例句 |
《西游記》中,豬八戒被觀音菩薩貶下凡間,在人間修行三百年后,得到觀音的恩準,白骨重新變成了豬形,再次化作了豬八戒。 |
補充糾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