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子謁見齊宣王,說:“建造大房子,就一定要叫工師去尋找大木料。工師找到了大木料,大王就高興,認為工師是稱職的。木匠砍削木料,把木料砍小了,大王就發(fā)怒,認為木匠是不稱職的。一個人從小學到了一種本領,長大了想運用它,大王卻說:‘暫且放棄你所學的本領來聽我的’,那樣行嗎?設想現在有塊璞玉在這里,雖然價值萬金,也必定要叫玉人來雕琢加工。至于治理國家,卻說:‘暫且放棄你所學的本領來聽我的’,那么,這和非要玉匠(按您的辦法)去雕琢玉石不可,有什么不同呢?”
注釋
①工師:管理各種工匠的官員。
②璞玉:未雕琢加工過的玉。
③鎰(yì):古代重量單位,二十兩(一說二十四兩)為一鎰。